暑期檔真正的廝殺,才剛剛開始。
烏爾善執(zhí)導的新片《異人之下》,似乎就陷入了“三重困局”。
怎么講?
首先,7月26日,三部漫改大片同時上映。
巧的是,《異人之下》《死侍與金剛狼》《藍色禁區(qū):凪》恰好形成了國漫、美漫、日漫的正面對抗。
看票房,《異人之下》目前位居第一。
要知道,在漫改真人電影層面,此前國漫還落后于美日。
這也給《異人之下》,增加了額外一層壓力。
中國漫改真人電影能否打響第一炮?不知道有多少眼睛,在盯著烏爾善。
第二,《異人之下》目前已經(jīng)有動畫版和劇版兩個版本。
動畫版還原度高,豆瓣評分高達8.8分;
劇版低開高走,逐漸憑口碑逆襲,最終也攬得8.1分。
珠玉在前,影版《異人之下》必然面臨與這兩個版本的橫向?qū)Ρ取?/p>
能否在國漫粉得評價體系中脫穎而出,又是個未知數(shù)。
最后,《異人之下》作為一部腦洞大開的長篇漫畫,最好的呈現(xiàn)方式自然是動畫,劇版次之,影版最后。
漫畫故事篇幅較長,如何將情節(jié)濃縮在電影有限的時間內(nèi),非??简灳巹『蛯а莸墓αΑ?/p>
三顆大雷,在《異人之下》上映前就已經(jīng)埋好。
作為國漫粉,皮哥開始其實沒敢抱太多期待。
但看完全片,幾乎秒變自來水。
簡單說就是,在“奇幻”這個領域,你永遠可以相信烏爾善。
有《封神》的底子在,《異人之下》的觀感頗為奇妙。
又酷又爽又炫,大銀幕食用堪稱一絕,絲毫沒有粉絲門檻,老少皆宜。
而之所以能有這么高的完成度,能有這么好的呈現(xiàn)效果,是因為《異人之下》,做好了其他真人漫改,無法做到的三件事。
01、絕了!傳統(tǒng)與時尚還能這樣融合?都市奇幻自此有了標桿《異人之下》,其實是一個發(fā)生在現(xiàn)代背景下的傳統(tǒng)故事。
原作者米二就曾表示,《異人之下》的故事,自己在2000年左右就有了框架雛形。
因為工作中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嘗試了很多職業(yè),于是萌生了以此為基底創(chuàng)作一部漫畫的想法。
整個漫畫是圍繞“修齊治平”的傳統(tǒng)儒家理念展開,并結合了道家文化。
所以,真人漫改《異人之下》首要面臨的問題,就是結合傳統(tǒng)與時尚。
讓現(xiàn)代和傳統(tǒng)不產(chǎn)生割裂,甚至有機融合,圓融自洽。
就像《哈利波特》中的魔法世界與人類世界的互通,漫威外星生命與地球的勾連,烏爾善導演也用《異人之下》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只屬于中國的都市神話。
要創(chuàng)新性表達傳統(tǒng)文化,首要面臨的問題,就是“存在”。
《異人之下》,什么是異人?
簡單說,就是擁有并可以操作“炁”(同“氣”)的人。
他們與普通人生活在一起,樣貌與普通人無異。
唯一的區(qū)別,就是可以借助強大的“炁”,產(chǎn)生雷霆萬鈞的能量。
聽起來有點像《X戰(zhàn)警》里的變種人?
還真不是,因為“炁”這個東西,在我們老祖宗的著述中,有明確記載。
《道德經(jīng)》就有“五藏生五炁”的說法,《關尹子·六匕》也有“以神存炁”的描述。
它不是簡單的基因突變,而是傳統(tǒng)古籍,自古就有,流傳至今。
這也讓這群“異人”在現(xiàn)代的存在,有了真切的“理論基礎”。
不過,歸根結底,對觀眾來說,“炁”是個有點虛無縹緲的東西。
它是蘊藏于生命體的神秘能量,能量無蹤無形,要如何進行視覺呈現(xiàn)呢?
烏爾善的方法同樣可謂腦洞大開:色彩。
經(jīng)過對古籍和中華文化的研究,導演發(fā)現(xiàn),《異人之下》的各種打斗場景和招式,從武術五行和中醫(yī)經(jīng)絡中,都能找到影子。
拿陰陽五雷來說。
烏爾善認為,陽五雷來自心肺,心屬火為紅色,肺屬金為白色,所以呈現(xiàn)出來,是紅白。
陰五雷來自肝腎,肝屬木呈青色(而青取之于藍)、腎屬水為黑色,呈現(xiàn)為藍黑。
這樣,《異人之下》的各種招式,就完成了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追根溯源。
同時,色彩效果又極其華麗炫酷,科技感和現(xiàn)代感爆棚。
這一下子,深度廣度融合,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并濟,不就齊全了。
搞定無形的能量,有形的打斗,就簡單多了。
烏爾善導演從傳統(tǒng)武術取材,很好呈現(xiàn)了當代和古代結合的文化積淀,讓每個動作,有了只有中國人才能懂的瀟灑和厚重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。
為了讓每一場動作戲都具有張力,且?guī)в形幕R別度,烏爾善導演根據(jù)不同人物的性格,設計了不同風格的傳統(tǒng)武術套路和派系。
比如主角張楚嵐的動作戲,主要來源于八卦掌和八極拳。
因為這兩套拳法傳承自名門正派,身法端莊,力量渾厚,打斗有美感,且符合主角身份與性格。
而馮寶寶,因為不按常規(guī)套路出牌,所以練得很雜,什么拳法都練,主打一個詭異志怪,怎么反套路怎么來。
再比如,刮骨刀夏禾,練的就是蛇拳和八卦掌。
因為這兩套拳法可以柔克剛,身法靈活,也正巧與夏禾嫵媚妖艷的氣質(zhì)相符。
而風莎燕則是打翻子拳和通背拳,主打一個個性爽朗,大開大合,拳速如風。
每個角色,都有自己的打斗特點。
結合對炁的生動呈現(xiàn),有形與無形,現(xiàn)代和古代,文化與科技,就此在形意上完成了交融。
再加上拍攝時候不同格數(shù)的呈現(xiàn),才有了最終效果。
所以作為中國觀眾,看這部國漫的時候,會有深深的沉浸感和代入感。
尤其看打斗戲時,DNA同頻共振,手腳都忍不住想拿出來比劃一下,看得皮哥內(nèi)心手舞足蹈。
什么是國風神話?這就是國風神話。
什么是都市武俠?這才是都市武俠。
02、戰(zhàn)斗場景打造,遠超想象,也就烏爾善能想出能這么拍《異人之下》的故事,其實并不復雜,對普通觀眾來說,也沒有太大門檻。
主角張楚嵐,大二的時候命運突然發(fā)生改變。
爺爺尸體被盜,他匆忙趕回家,卻被奇怪少女馮寶寶鐵鍬拍臉,直接帶進了異能世界。
影版選擇了胡先煦作為張楚嵐的扮演者。
23歲的他,不僅少年感十足,在顏值骨相上,也極為貼近原漫畫。
他是神秘功法炁體源流的傳人,江湖上覬覦這套功法的奇人異士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故事的懸念也隨著張楚嵐身世的揭曉,而一一展開。
電影篇幅有限,但隨著快節(jié)奏的劇情,角力的四方也被無比絲滑地呈現(xiàn)了出來。
首先是“哪都通”。
表面是家快遞公司,實際是管理異人的組織,終極目標是維護異人世界的和平穩(wěn)定。
馮寶寶就是“哪都通”的成員,還有徐三徐四兩兄弟。
這里不得不夸一下,影版對徐三扮演者喬振宇的選擇。
不僅氣質(zhì)成熟,沒有太多稚嫩感,行事也更符合徐三正經(jīng)且耿直的特點。
一舉一動,簡直就是從原著走出來的一樣。
其次是“全性派”。
他們行事乖張,不按規(guī)則套路出牌,與“哪都通”完全相反。
“全性派”的骨干是“四張狂”。
分別是“禍根苗”沈沖、“刮骨刀”夏禾、“穿腸毒”竇梅、“雷煙炮”高寧。
這四人對應“酒色財氣”,是異人欲望放大的具體版,主打一個不停搞事。
烏爾善對“全性派”演員的選擇,明顯也是花了心思的。
馮紹峰詮釋的斯文敗類,娜然負責的是性感火辣;
尤其竇梅這個角色。
烏爾善竟然能請金龜子出山,且完全貼合原著臉,這演員嗅覺實在令人佩服。
另外,還有名門正派“天一門”,以及民間異人組織“天下會”。
四大派別因為各種糾葛明暗斗法,因為各個派別都有完全不同的打斗風格和對“炁”的控制,所以最終呈現(xiàn)出來,想象力爆表,是前所未見的視覺奇觀。
拿幾個原著名場面的打造來說吧。
馮寶寶大破柳妍妍的傀儡陣,四腳著地橫沖直撞。
不按套路出牌的短刀,流暢性十足的動作承接,以及各種反重力的絕招,看得人頭皮發(fā)麻,直呼酸爽。
再看風莎燕百步拳,出拳雷厲風行,一招秒掉馮寶寶,瞬間又“閃現(xiàn)”到眼前,直接颯爽,一秒入坑。
張靈玉的擅金光咒,頗有宗師風范。
那招從天而降的金色掌法在此具象化,力量感與奇幻感瞬間拉滿。
名場面之陰陽五雷的對決,更是視覺奇觀爆炸,仿佛繽紛色彩和能量在眼前炸開。
斑斕的能量波和招數(shù)讓人目不暇接,一路從頭打到尾,不少觀眾在影院發(fā)出連連驚嘆。
當然,皮哥最喜歡的,是結尾大戰(zhàn)的設計。
在動作設計上,烏爾善不僅照顧到了每個角色,還能在紛繁的戰(zhàn)斗場景中完成流暢度的調(diào)度和張力的呈現(xiàn)。
一路火花帶閃電,高潮迭起,酷爽激燃,是近五年最好的戰(zhàn)斗場景,沒有之一。
皮哥的語言文字,在形容這些打斗場景的時候,顯得有些蒼白。
但有一點可以確定,這是一個我們從未見過,也甚至都想象不到的國風異能武俠世界。
03、服氣,烏爾善成了中國電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著作者米二,也已經(jīng)看完了《異人之下》影版。
米二的評價是:我認為還原度挺好的,這部電影首先能讓我沉進去看下來,我認為它就是一部好電影。
電影好不好,不僅要交給原著作者,更要交給觀眾。
事實上,在預告放出的時候,不少觀眾還抱有疑問。
但看完全片,質(zhì)疑的聲量就漸漸消失了。
為什么?因為烏爾善拿得住,撐得開,拍得起,落得穩(wěn)。
《異人之下》的上映,對國漫,尤其對國漫的真人影視化改編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首先,國漫電影化,就應該交給烏爾善這樣的奇幻美學大師和細節(jié)控來執(zhí)掌。
頂級導演的審美和想象,真的是完全不給你失望的機會。
此前的《刀劍笑》《畫皮》《鬼吹燈》,以及《封神第一部》,就足夠有說服力。
而拍《異人之下》,烏爾善準備了整整四年。
從選角到動作,從世界觀到視覺呈現(xiàn),從劇本改編到特效制作,烏爾善親力親為,層層把關,所以《異人之下》有著烏爾善所擅長的,東方奇幻的基因。
面對龐大的世界觀,繁多的人物,烏爾善恰到好處的改編和刪減,又極大降低了觀影門檻。
讓不少路人,成為國漫的粉絲,這對國漫來說,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
其次,《異人之下》開拓創(chuàng)新,打開了國漫改編真人電影的新路子。
之前,國漫最多改動畫,或者改電視劇,很少改成電影版。
究其原因,就是因為國漫大多是粉絲向,改編難度大,壓力大,投入和付出不成正比。
烏爾善用這次“豪賭”,證明了國漫改真人電影,是安全可行的。
粉絲和改編從來都不是國漫改編的攔路虎,我們只是缺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
當國漫的種子種下,我想在中國電影市場的這片沃土下,更多的后來者,會為我們奉上一部又一部漫改真人電影大餐。
最后,正面對剛日漫美漫,賦予了《異人之下》全新的角色和意義。
雖然同日上映是一種巧合,但故事往往因為巧合發(fā)生。
《異人之下》pk《死侍與金剛狼》《藍色禁區(qū):凪》,說小了是電影的競爭,說大了是不同文化的較量。
這次我站國漫,站烏爾善,因為這是我們第一部漫改真人大片,也是獨屬于中國文化和根植于中國基因的奇幻故事。
民族的就是世界的,看完《異人之下》,皮哥甚至有種自豪感。
什么時候,我們的國漫能走出國門,在海外引發(fā)觀影狂潮,成為文化輸出的陣地。
那時候再回望今天的《異人之下》,又將是怎樣一種豪邁。
去年《封神第一部》憑借口碑票房一路攀升,今年暑期檔烏爾善再度拿出神作。
《異人之下》的品質(zhì),值得被更多人看到,也完全有機會打破《封神第一部》的26億票房,繼續(xù)推動暑期檔大盤繁榮。
我們就等著看好戲吧。
?原創(chuàng)丨文章著作權:皮皮電影(ppdianying)
未經(jīng)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(zhuǎn)載